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

外婆與我


前幾天到南部參加外婆91歲壽宴。

好些年不見外婆了,外婆雖已超過九十歲,但精神矍鑠,一點兒都不顯老。

我是外婆眾孫子中最年長的,但外婆與我並不特別親密。尤其是我求學就業之後,祖孫碰面機會更少;而就算見著了,往往也只是客套地寒暄兩句。我們見面時最常有的對話,不外是:

「阿嬤!我回來看您了!您身體好嗎?」

「我很好,你好不好啊?」

接下來,祖孫倆就會陷入長長的沈默之中,頂多加上儍笑對望而已。

這次見面的情況也大同小異,但對望一會兒後,她突然打破沈默:「你的白頭髮怎麼比我的還多了啊?」

我苦笑著,不知如何回答,只好扯開話題:「阿嬤!等一下去餐廳,您就坐我的車去吧?」

「好啊!我就坐你的賓士車去!」外婆微笑著回答。

在車上,同外婆原也沒什麼可聊的,但不知哪件事觸及我小時候的光景時,她話匣子一開,又開始津津樂道起那個我已聽她說過千百遍的回憶:那是我兩歲多的時候,媽媽回外婆家生下了弟弟,並在那兒坐月子。剛滿月的弟弟才剃完頭髮,同媽媽在老厝房間的大床鋪上睡午覺。討厭睡午覺的我,閒得發慌,便用流利的台語對外婆說:「阿嬤!我想去阿祖(外曾祖母)家玩!」,外婆不放心,要陪我去,但我用大人般的口吻對她說:「阿嬤!你不用去,我自己去阿祖家就好!」。被我說服的外婆遂返回屋內,赫然發現襁褓中的弟弟已被床上塌下來的尿布堆掩蓋口鼻,幾乎窒息。弟弟雖有哭叫,但聲音微弱,一旁熟睡的媽媽根本聽不見。外婆趕緊叫醒媽媽,將弟弟從尿布堆抱起,方才挽回他的一條小命。

當然,每回説到此處,外婆總會補上一句讓我哭笑不得的註解:「其實你也不是真的去阿祖家,就是想在中途跑去水溝玩水啦!」

之前我聽外婆講起這個故事時,總覺她只是拿這個老掉牙的陳年往事開我的玩笑罷了。然而,這回再聽她提起此事,卻隱約感受到了她的「弦外之音」。我覺得外婆之所以常常對人講這段往事,其實是想說:這個孫子小時候我帶過他,你們當年覺得他呆呆儍儍的,但我早就看出他與眾不同之處,他一點都不笨。

我的這個猜想隨後便由外婆說的另一段往事獲得證實。在我一歲左右時,她老人家曾去我們台北家中短暫住過,當時,我常被放在家門口的一個嬰兒車裡,路過鄰居見我對他們傻笑,便幫我取了個「阿獃」的綽號。外婆聽到了,非常生氣,便斥責那些鄰居:「我的孫子明明就很聰明,你們為什麼叫他『阿獃』?好好的孩子,都被你們叫傻了,以後不准這麼叫!」。即使多年以後,當她向我轉述這段往事時,語氣還是一樣的「義憤填膺」,同時也隱隱帶有一份得意 ─ 得意的是她終究沒有看走眼,這個孫子並不獃啊!

外婆是個內斂的人,她不善於用言語或行動表達她的情感。印象中,她從不曾牽起我的手,叫一聲:「乖孫!」,但至今我才明白:她並非對我漠不關心;只是用一種很「另類」的方式表達她對我的疼惜之情。另一方面,外婆長壽與健康的秘訣之一,或許也包括了這種「淡定」面對世事的態度吧?當日向她老人家拜壽的眾多子孫中,並非都是幸福得意的;對於那些潦倒失志者,她若逐一垂問,事事憂煩,豈有寧日?古諺云:「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為兒孫作遠憂」,聰明的外婆倒真做到了。



外婆雖已超過九十歲,但精神矍鑠,一點兒都不顯老。
外婆與我並不特別親密,自我求學就業之後,祖孫碰面機會更少;而就算見著了,往往也只是客套地寒暄兩句,然後祖孫倆就會陷入長長的沈默之中,頂多加上儍笑對望而已(就如此照所示)。
 
我與外婆最親近的日子,應是弟弟出生前後,媽媽帶著我在外婆家長住的大半年裡。相片中的我,真的就是外婆口中那個討厭睡午覺,愛玩水,時而淘氣,時而說著流利台語的小男孩?
按照外婆的說法,我曾經「間接」救過弟弟這條小命哩!
 
一歲時的「阿獃」。這張相片應是剛從嬰兒車裡出來「放風」時拍攝的吧?

從這張童年照片看來,我(左邊坐者)會被以「獃」形容,也不是沒有原因的;特別是對照右邊古靈精怪的弟弟之後,這印象就更鮮明了。

此照亦給了我另外的感悟:所謂「性格決定命運」,而小時候的天真表情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性情。相片中的兩人,雖出自同一娘胎,但性情截然不同,由表情便可推知。此後人生發展,果也循此軌跡:某人遊戲人生,而某人則為人生所戲。


外婆之所以常向人提起我的那些陳年往事,其實是想說:這個孫子小時候我帶過他,你們當年覺得他呆呆儍儍的,但我早就看出他與眾不同之處,他一點都不笨。

外婆是個內斂的人,她不善於用言語或行動表達她的情感。至今我才明白:她並非對我漠不關心;只是用一種很「另類」的方式表達她對我的疼惜之情。


外婆長壽與健康的秘訣之一,或許也包括了她一向「淡定」面對世事的態度吧?當日向她老人家拜壽的眾多子孫中,並非都是幸福得意的;對於那些潦倒失志者,她若逐一垂問,事事憂煩,豈有寧日?古諺云:「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為兒孫作遠憂」,聰明的外婆倒真做到了。

外婆,生日快樂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